产品服务
商机服务

招标查询

查预告 查招标 查中标

VIP项目

千里马项目信息

拟在建项目查询

正在报批、立项中的项目

商机推送

微信、邮件实时接收最新动态

企业智能管理

业务统一管理、商机自动分配

企业商情分析

潜在客户、竞争对手历史数据分析

标讯发布

发布招标信息

发布招标、采购信息

推荐招标专区

专属招标专区,提升信息曝光量

更多服务

找人脉

专业团队精确定位项目联系人

拓客宝

定位优质潜客资源

人脉通

拓展您的人脉资源

渠道宝

AI大数据帮您高效拓展渠道

数据商城

分行业商机分析、供应商筛选

数据定制

数据维度定制、BI、API定制等

|

企业套餐

S590山丹至马场二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审批
甘肃-张掖-山丹县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9日
项目详情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千里马会员开放,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 或 拨打咨询热线: 400-688-2000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0725MA74HJ681B杨华
朱龙**省**市**县
**省**市**县清泉镇东环路36号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S590**至马场二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2018版本:157-等级公路(不含维护,不含改扩建四级公路)E4812-E4812-公路工程建筑
**省**市**县
经度:101.11967,101.22291 纬度: 38.78188,38.29777****环境局
2016-05-30
张环评发〔2016〕26号
28535.27
3409****
****0725MA74HJ681B**美洁环境****公司
916********259393A**美洁环境****公司
916********259393A2022-10-01
2024-11-042024-12-01
https://www.****.com/item_detail.html?id=389275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改扩建改扩建
未发生变动与环评批复及环评文件一致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本项目为改建项目,工程全线路段均位于**县境内,起点接规划G312线**绕城段,K0+000-K0+600****园区内,K0+600-K1+020段跨域明长城,与焦化厂专用铁路平交后,在K1+400与现有的G312交叉,K1+400-K15+400继续沿Z073线向南延伸,沿旧路进行裁弯取直改造,K15+400-K18+100穿越位奇镇街道,K18+100-K32+000沿Z073线向南延伸,K32+000-K33+500****水库边缘通过,后沿旧路Z073线后继续向南,K51+500-K54+500在大马营乡东侧农田设新线,后沿旧路到达终点与S301相交,终点位于马场二场。路线全长57.872km,其中完全**路段7.726km,旧路改建50.146km,全线无深挖高填路段;全线采用设计速度60km/h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12m。改建工程路线全线平面交叉21处(含铁路平交1处),共设桥梁4座(均为**桥梁),涵洞75道,其中中桥86m/2座,小桥48m/2座。本项目为改建项目,工程全线路段均位于**县境内,起点接规划G312线**绕城段,K0+000-K0+600****园区内,K0+600-K1+020段跨域明长城,与焦化厂专用铁路平交后,在K1+400与现有的G312交叉,K1+400-K15+400继续沿Z073线向南延伸,沿旧路进行裁弯取直改造,K15+400-K18+100穿越位奇镇街道,K18+100-K32+000沿Z073线向南延伸,K32+000-K33+500****水库边缘通过,后沿旧路Z073线后继续向南,K51+500-K54+500在大马营乡东侧农田设新线,后沿旧路到达终点与S301相交,终点位于马场二场。路线全长57.872km,其中完全**路段7.726km,旧路改建50.146km,全线无深挖高填路段;全线采用设计速度60km/h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12m。改建工程路线全线平面交叉21处(含铁路平交1处),共设桥梁4座(均为**桥梁),涵洞75道,其中中桥86m/2座,小桥48m/2座。
与环评批复要求一致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本项目起点接G312线**绕城段,由北向南,基本依山马路Z073改建,途经清泉镇、位奇镇、李桥乡、大马营镇、马场总场,终点位于马场二场,建设里程长57.872km。路线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本项目起点接G312线**绕城段,由北向南,基本依山马路Z073改建,途经清泉镇、位奇镇、李桥乡、大马营镇、马场总场,终点位于马场二场,建设里程长57.872km。路线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
环评阶段项目永久占地面积102.94hm2,临时占地面积20.44hm2,土石方挖方总量28.30万m3,填方113.5万m3,内部调配利用0.05万m3,借方92.27万m3,弃方7.07万m3。验收阶段项目永久占地面积100hm2,临时占地面积17.8hm2,土石方挖方总量24.7480万m3,填方95.662万m3,内部调配利用0.05万m3,借方76.986万m3,弃方6.072万m3。总体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一)严格水环境保护。桥梁基础施工应避开汛期,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雨季禁止进行桥涵桩基础施工,严禁将桩基钻孔出渣及施工废弃物排入地表水体,桥墩施工区附近设置排水沟用以疏导施工废水,排水沟边坡须夯实。施工材料应集中堆放,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河道或灌溉水渠附近,场地须设围挡措施,并加蓬布覆盖,底部须硬化或采用土工布防渗措施。****预制厂及机械维修场所设等施工工区各设一座平流式自然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由沉淀池收集,经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禁止外排。 施工营地设置应远离河流水体等集中分布地段,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作为周边耕地农肥,餐饮洗涤污水集中收集至隔油池处理后同生活洗漱废水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严禁生活污水进入水体。运营期,对跨越敏感水体的桥梁、穿越敏感区的路(桥)面设置径流收集设施,并配套建设事故应急池,路基路段排水采用连续防渗边沟,排水管与预设的事故应急池连通,使路面径流污水不直接外排,收集到的含有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污水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即时处理,禁止向地表水体排入任何形式的污水。运营期须做好公路车辆的规范管理,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散失的货物对沿线水体造成污染,对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实施申报制度,严格监控,在临近水源保护区路段应设置标志牌,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停车。 (二)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空气保护措施。重点是土方、物料堆场等的位置应选在远离敏感目标的地带,****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取土场、弃渣场及拌合站等临时设施及场地。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要做到定时洒水,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应集中密闭存储,并采用防尘布苫盖,对物料运输车辆须加盖蓬布,施工场地内裸露地面及临时堆土,须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施工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路基开挖要及时回填、夯实,避免大规模开挖,长时间暴露。严禁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易起尘的施工作业。保持施工临时占地及周边30m范围内整洁干净,减少扬尘等二次污染。禁止现场熬制沥青,采用全封闭式沥青摊铺设备进行作业,污染物排放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及无组织排放标准。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须设置在空旷地带,周边300m不得有村庄、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目标,不得位于敏感目标上风向。附属设施采用电采暖,使用清洁能源。运营期应加强道路运输管理,散装粉料、土料及简易包装的化肥、农药等运输须进行覆盖。 (三)按《报告书》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施工场所,做好施工噪声防控。采取使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沿线敏感点的噪声防护,避免夜间施工,在敏感点相对密集路段应设置临时声屏障等措施,施工期场界噪声必须严格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范围内。营运期建设单位应对噪声超标敏感点采取加装隔声窗等降噪措施,确保各敏感点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各路口严格禁止超载车辆上路行驶,沿线通过主要声敏感路段设置限速标志、禁鸣喇叭标志和路面车速自动监控系统。工程建成后,在路中心两侧140m范围内不**噪声敏感建筑。 (四)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拆除废弃物送往******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及沿线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填埋场处理。旧路改造的废旧沥青全部综合利用,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至规划渣场集中处置。 (五)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是要加强施工管理,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控制施工作业范围,优化施工临建设施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和土地扰动。施工前,应剥离草皮及表土并妥善存放,用于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的恢复。项目共设取土场5处,弃渣场1处,要严格按设计的取土深度取土,弃渣应运至规划弃渣场,做到先挡后弃,弃渣结束进行土地整治后对渣体永久边坡采用人工整治,将平台和边坡进行种草防护。临时堆土场、弃渣场应做好防护和苫盖,防止扬尘逸散,并做好取土场、弃渣场、临时堆土场和公路边坡等的生态恢复和防护工作。取土场取土完工后,生态恢复措施布设在取土场1:1.5坡面、平台,平台深翻穿插播种红柳和扁穗冰草,红柳株行距1.5m×1.5m,扁穗冰草草籽播种量50kg/hm2,并做好植物物种维护工作,保证其成活率。在施工期临时堆土、施工营地除建筑物以外空地种草绿化美化;施工便道两旁种草绿化。撒播草籽为紫花苜蓿、冰草等。施工结束后,拆除临建设施,清理推平场地,对板结的区域进行全面整治,植树种草。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严格落实《报告书》中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做好事故的预防与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预案中的各项防范措施,重点在位奇镇孙营供水井饮用水源保护地、位奇镇汪庄截引水源地、李桥水库水源地、大马营乡双泉-花寨供水井水源地和马营河等路段按照《报告书》要求设置防渗排水边沟、防撞护栏和事故应急池等,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同时,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规范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强化道路安全检查,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未在汛期进行桥梁基础施工,雨季未进行桥涵桩基础施工,未将桩基钻孔出渣及施工废弃物排入地表水体,桥墩施工区附近设置了排水沟用以疏导施工废水。 施工材料集中堆放,堆放场地未设在河道或灌溉水渠附近,场地设围挡措施,并加蓬布覆盖,底部硬化或采用土工布防渗措施。****预制厂及机械维修场所设等施工工区各设一座平流式自然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由沉淀池收集,经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无外排。 施工营地设置远离河流水体等集中分布地段,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作为周边耕地农肥,餐饮洗涤污水集中收集至隔油池处理后同生活洗漱废水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对跨越敏感水体的桥梁、穿越敏感区的路(桥)面设置有径流收集设施,并配套建设了事故应急池,路基路段排水采用连续防渗边沟,排水管与预设的事故应急池连通,使路面径流污水不直接外排。 在临近水源保护区路段设置标志牌土方、物料堆场等的位置选在远离敏感目标的地带,未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取土场、弃渣场及拌合站等临时设施及场地。 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定时洒水,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集中密闭存储,并采用防尘布苫盖。 项目未设置沥青拌合站。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拆除废弃物送往******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及沿线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填埋场处理。旧路改造的废旧沥青全部综合利用,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至规划渣场集中处置。路基施工和取土场临时占用农田的表土层进行剥离并集中堆放同时采取了遮盖防风抑尘网的防护措施,道路建设完成后用于绿化和土地复垦。 项目全线设置取土场5处,占地类型均为草地,道路建设完成后对取土场进行了植被种植和播撒草籽等措施。 利用A9取土场,设置排水沟和拦渣坝,防止水土流失和洪灾发生。保护好现有的农**木。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了《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严格落实《报告书》中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做好了事故的预防与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预案中的各项防范措施,在位奇镇孙营供水井饮用水源保护地、位奇镇汪庄截引水源地、李桥水库水源地、大马营乡双泉-花寨供水井水源地和马营河等路段按照《报告书》要求设置防渗排水边沟、防撞护栏和事故应急池等,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同时,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规范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强化道路安全检查,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规范临时占地的使用,未发生扩大占压面积象现。
未发生变动与环评批复及环评文件基本一致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应按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投资4302.53万元及时足额到位,项目建成后进行环保投资资金审计,作为环保“三同时”验收的依据,充分发挥环保资金效益。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中按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了《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了环保设施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投资3409万元及时足额到位。
与环评批复要求一致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卫生院噪声敏感点安装隔声窗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的 4a、1类、2类及3类标准 ****卫生院噪声敏感点安装隔声窗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拆除废弃物送往******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及沿线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填埋场处理。旧路改造的废旧沥青全部综合利用,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至规划渣场集中处置。 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拆除废弃物送往******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及沿线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填埋场处理。旧路改造的废旧沥青全部综合利用,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至规划渣场集中处置。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是要加强施工管理,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控制施工作业范围,优化施工临建设施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和土地扰动。施工前,应剥离草皮及表土并妥善存放,用于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的恢复。项目共设取土场5处,弃渣场1处,要严格按设计的取土深度取土,弃渣应运至规划弃渣场,做到先挡后弃,弃渣结束进行土地整治后对渣体永久边坡采用人工整治,将平台和边坡进行种草防护。临时堆土场、弃渣场应做好防护和苫盖,防止扬尘逸散,并做好取土场、弃渣场、临时堆土场和公路边坡等的生态恢复和防护工作。取土场取土完工后,生态恢复措施布设在取土场1:1.5坡面、平台,平台深翻穿插播种红柳和扁穗冰草,红柳株行距1.5m×1.5m,扁穗冰草草籽播种量50kg/hm2,并做好植物物种维护工作,保证其成活率。在施工期临时堆土、施工营地除建筑物以外空地种草绿化美化;施工便道两旁种草绿化。撒播草籽为紫花苜蓿、冰草等。施工结束后,拆除临建设施,清理推平场地,对板结的区域进行全面整治,植树种草。 路基施工和取土场临时占用农田的表土层进行剥离并集中堆放同时采取了遮盖防风抑尘网的防护措施,道路建设完成后用于绿化和土地复垦。 项目全线设置取土场5处,占地类型均为草地,道路建设完成后对取土场进行了植被种植和播撒草籽等措施。 利用A9取土场,设置排水沟和拦渣坝,防止水土流失和洪灾发生。保护好现有的农**木。 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规范临时占地的使用,未发生扩大占压面积象现。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不涉及不涉及
/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不涉及不涉及
/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不涉及不涉及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是要加强施工管理,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控制施工作业范围,优化施工临建设施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和土地扰动。施工前,应剥离草皮及表土并妥善存放,用于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的恢复。项目共设取土场5处,弃渣场1处,要严格按设计的取土深度取土,弃渣应运至规划弃渣场,做到先挡后弃,弃渣结束进行土地整治后对渣体永久边坡采用人工整治,将平台和边坡进行种草防护。临时堆土场、弃渣场应做好防护和苫盖,防止扬尘逸散,并做好取土场、弃渣场、临时堆土场和公路边坡等的生态恢复和防护工作。取土场取土完工后,生态恢复措施布设在取土场1:1.5坡面、平台,平台深翻穿插播种红柳和扁穗冰草,红柳株行距1.5m×1.5m,扁穗冰草草籽播种量50kg/hm2,并做好植物物种维护工作,保证其成活率。在施工期临时堆土、施工营地除建筑物以外空地种草绿化美化;施工便道两旁种草绿化。撒播草籽为紫花苜蓿、冰草等。施工结束后,拆除临建设施,清理推平场地,对板结的区域进行全面整治,植树种草。路基施工和取土场临时占用农田的表土层进行剥离并集中堆放同时采取了遮盖防风抑尘网的防护措施,道路建设完成后用于绿化和土地复垦。 项目全线设置取土场5处,占地类型均为草地,道路建设完成后对取土场进行了植被种植和播撒草籽等措施。 利用A9取土场,设置排水沟和拦渣坝,防止水土流失和洪灾发生。保护好现有的农**木。 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规范临时占地的使用,未发生扩大占压面积象现。
/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不涉及不涉及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
/
/
/
/
/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2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3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4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5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6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7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8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9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不存在上述情况
验收结论 合格
温馨提示
1.该项目指提供国家及各省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住建委等部门进行的项目审批信息及进展,属于前期项目。
2.根据该项目的描述,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和跟进,避免错过。
3.即使该项目已建设完毕或暂缓建设,也可继续跟踪,项目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后续工程与服务。